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动态 > 媒体聚焦
《人民日报》维权有靠山 生活有关爱
  发布时间:2016-08-26 15:04:02 打印 字号: | |

维权有靠山 生活有关爱 

——江苏为老年维权为老年服务纪实

本报记者

人民日报 》( 20160826   12 版)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每个人都将不可避免地老去,老年人这一群体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维护和保障?近日,记者随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走访江苏省,就为老年维权、为老年服务等主题进行采访调研。

司法护老,保障常回家看看

    走进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的合议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镶嵌在墙正中的百善孝为先几个大字。该法院家事庭审判员、保护老年人权益合议庭审判长高鑫告诉记者,清官难断家务事,所以需要法官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判案能力。

    梁溪法院审理过多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涉老案件。20137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新法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当天,梁溪法院判决常回家看看全国第一案。案件支持了老人要求女儿女婿常回家看看的诉请。2014年,常回家看看精神赡养案入选江苏省十大法治事件。第一案的判决具有很强的样本意义和示范作用,此后多地法院均参考梁溪法院首案判决对老人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的诉请予以支持。

    近年来,梁溪法院积极倡导老年人抛弃旧观念,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辖区内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宣讲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让老年人从不懂法律善于用法,从羞于维权敢于诉讼,从事后维权防微杜渐

    维护社会和谐,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梁溪法院在多年的司法实践中勇于担当。自1996年在全市两级法院中率先成立保护老年人权益合议庭,坚持对一方当事人为60岁以上老年人的涉老案件进行归口审理,20年来,共审理各类老年权益保护案件3000余件,涉及赡养类、继承类、婚姻类、房屋权属等各类纠纷。

法律快车,免费服务讨公道

    “法律纠纷不出村,电话一拨找顾问’”,淮安市面向全市农村(社区)启动了法律快车村村通工程,组织全市420名律师、365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担任全市160多个村居的免费法律顾问。其中,每1名律师和1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挂钩服务4个以上村居。

    清浦区和平镇齐湖村60岁的村民葛志良2013年因交通事故致残索赔案,在驻村律师齐林建的无偿法律援助下,3年打了5场官司,获得87.5万元赔偿,得到10万元赔偿后,律师还在继续帮他追讨。葛志良的弟弟感慨地告诉记者:如果没有齐律师的帮助,遇上这种事,我们真不知该怎么办好。

    82岁的淮阴区徐溜镇淮北村五组老人侍德利,2009年至2010年期间,曾经办理过申请享受五保户待遇手续,但不知为何后来停发了。江苏引航律师事务所接收老人的案子后,经核实,相关部门已经将办理的银行存折交付给了村里人,每月130元左右的补贴是按时汇到存折上的,再经过核对,发现老人在该银行确实有个账户,账户里面有3000多元,经协商银行给老人补办了一张存折,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法律快车村村通工程实施3年来,全市785名村居法律顾问已免费为群众解决法律纠纷8830件,办理诉讼及非诉讼案件5088件。截至目前,淮安村居法律顾问已实现全覆盖,村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基本形成。

为老解困,从生活小事做起

    满足高龄、独居、空巢等老年群体用餐需求,具有南京特色的老人助餐服务点在不断推进中。

2013年起,南京市率先试点开展老人助餐工作,尝试在社区设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方便可及的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助餐点427家,为348万人次开展助餐服务。

    南京市区财政按服务人次给予助餐机构3—10万不等的资金补贴。2015年,市级财政对助餐机构补贴达300万元。

    记者走进南京鼓楼区江东街道东睿城社区服务点,老人们正排队打饭。见到记者,老人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小饭桌很方便,离家近”“吃得好,两荤两素”“每顿7元,75岁老人还有补助”……

    这家小饭桌是南京携才居家养老便民服务中心承办的。中心负责人郭恩斌介绍,目前携才已拥有连锁店面118家,覆盖鼓楼区、雨花台区等六大主城区,老人会员达57000余人,2015年全年服务208万人次,成为南京规模最大的居家养老连锁服务企业。

    苏州姑苏区则通过虚拟养老院来破解养老难题。

    中午,在苏州姑苏区胥江新村77岁居民朱莉英家,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她和老伴准备午饭。现如今她家里的购物、洗衣、烧饭菜、打扫卫生甚至上医院取药等事情,都由居家乐工作人员代为完成。

    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开办9年来,已在姑苏区实现全覆盖,老人想要服务,一个电话就能搞定。

    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民办非企业组织。服务中心没有一张床位,却在为2.6万名高龄、空巢老人服务,累计提供照料、粮油配送等养老服务148万多人次,实现姑苏区80周岁以上有需求老人全覆盖,姑苏区形成了1个中心17个服务站的统一连锁运营管理模式,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苏州样板

       据了解,虚拟养老院的标准化模式目前已在北京顺义、扬州广陵、无锡宜兴、广西柳州、浙江嘉兴等地落地生根,其云平台服务对象达到12.6万人。

 

责任编辑:苟连静
友情链接

江苏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