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法院的窗口,诉讼服务中心承担着立案登记、材料接转、诉前调解等工作,是法院与群众联系的第一步。2月27日,笔者来到梁溪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当班”,体验一次这里的工作。
走进诉讼服务中心,站在窗明几净的服务大厅内,亲民之感扑面而来。一眼望去,诉讼服务中心的诉讼引导区、自助服务区、立案登记区、材料扫描收发区、收费区、信访接待区、档案查询区、律师公公法律服务站、人民调解室等九大功能区一目了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立案服务区,早上8:30,立案窗口的工作人员已经在为一天忙碌的工作做准备。书记员小朱接待了今天来院的第一位当事人田某。
田某是名外来打工人员,在一家网络公司就职。从去年年底开始公司因经营不善,工资总是拖欠。田某没有经济收入又要支付房租,经济状况拙荆见肘。经仲裁委裁决,支持了田某的诉请。但是公司方迟迟没有动静,老板还玩起了失踪。田某只得到法院来寻求帮助。
在小朱的指导下,田某现场填写了起诉状,并将立案材料一并交给了小朱,没有几分钟功夫,案件就立上了。
上午9:30,来诉讼服务中心立案的当事人开始多了起来。“我第一次来法院立案,可以直接去窗口吗?” 今年六十多岁的王大妈因为民间借贷来法院起诉,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人有点多,你要先取号。”在导诉员小陶的引导下,王大妈来到自助取号机前。“先刷身份证”、“点击屏幕上的起诉/立案模块”、“再按确定”、“你看现在你排在36号,你先坐在大厅的椅子上耐心等待,一会听广播叫号。”王大妈对小陶的帮助一个劲的点赞。
在自助立案区,堆着一摞厚厚的材料十分醒目,钱律师对着电脑在不断敲打着键盘。原来钱律师不愿意排队,选择了自助服务:网上立案。“我这个是批量案件,想着要提交起诉状原件,索性我就来法院网上立案后把材料一并提交了。”说话的间隙,钱律师已经完成了最后一个案件的输入。没过一会,法院的后台已经接收到了钱律师立案的所有案件信息。
立案一庭庭长陆杰告诉笔者,网上立案是诉讼服务中心的线上便民通道。2018年,网上立案平台共接收各类立案申请2600件,其中当天立案的就有2368件。
孙某是一起租赁纠纷的原告。孙某名下有一间店面房出租给了梅某和丁某,双方于2017年签下了为期5年的租赁合同。今年2月开始,梅某和丁某无故拖欠租金。经了解,梅某和丁某经营的餐饮店生意不好,欲关门。孙某怕后面讨要钱款有麻烦,第一时间选择了诉讼。在登记立案前,法官建议孙某可以选择诉前调解的方式来解决纠纷。在了解到选择诉前调解方式更方便快捷后,孙某愉快地接受了法官的意见。
当天下午13:00,在调解工作室内,孙某、梅某和丁某如约前来。一开始双方剑拔弩张,谁都不肯让步。有着丰富经验的调解员刘建山熟练地运用起“面对面”、“背对背”的策略,并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和双方谈心谈话,一个小时过后双方达成了初步的调解意愿。
“诉调联动把繁简分流端口迁移,缓解了庭室办案压力”。陆杰介绍,2018年开始,人民调解工作室融入到多元化繁简分流工作的大局之中,协助开展繁简分流案件甄别工作。去年一年,调解工作室处理各类诉前调解案件1355件,调解成功315件。
诉讼服务中心是人民法院积极投身社会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主阵地,也是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站。体验式活动结束后,笔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法院工作的忙碌和辛苦。在这个500多平米的空间内,立案庭干警工作认真负责,以创新的工作模式结合科技智能的方法为群众提供着便民、快捷的司法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