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动态 > 图片新闻
【我的战“疫”故事】火车站“阻击战”
作者:罗扬  发布时间:2020-02-18 10:28:45 打印 字号: | |

晚上十一点一刻,悄悄看了眼已经熟睡的儿子,轻轻跟父母道了声再见,扣紧外套,戴上口罩,全副武装的我又一次出发了。

我叫罗扬,是梁溪法院民二庭一名普通的审判员。2月初,在返程高峰即将来临的严峻时刻,我义无反顾的报名成为了无锡火车站疫情防控综合组的一名志愿者,开始了每天连班倒的志愿者生活。今天是我第四次去值零点到六点的通宵班。由于已是深夜,加上家里住的并不远,所以夜班时我总会选择走着去火车站。这两天降温,到了晚上温度更是降到了冰点以下,冷风有点刺骨,我快速的走着,一路上只听得到自己的脚步声和喘息声,十一点四十五分,我到了。

匆匆换上了防护装备,我的工作便正式开始了。综合组的工作比较琐碎,除了要统计来锡及劝返人员数据、帮助劝返人员购买返程车票、与各个市区防疫指挥部联系做好隔离人员的转送以及对接工作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明确审核标准,对劝返组关于来锡旅客能否进入把握不准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作出处理。因此,作为综合组的志愿者,必须要对放行政策有正确的认识和解读,哪些可以放行,哪些不能放行,一定要研究到位,领会透彻。此外,随着疫情的变化,入锡条件每天亦有细微变化,返锡人员的情况也非常复杂多样,如何向来锡人员解释最新的政策、获得他们的理解与配合,并安抚他们的情绪,考验着我们综合组全体成员:

1:34,劝返组队员过来称,一中年妇女从河南来锡打工,“返锡通”并未通过,但其不愿返回老家,已在火车站停留了十几个小时。了解这一情况后,我们马上与其联系,得知其打工的企业已通过“返锡通”,但复工人员名单上没有她,她已与企业老板取得联系,让老板将其名字报上去,但目前尚未审核通过。考虑到该女子已滞留多时,情绪波动较大,我们首先向其解释了“返锡通”的审核流程,缓解其焦虑情绪,后又专门给其送去了方便面,让其安心吃饭,耐心等待。

3:50,一位姓唐大爷坐了30多个小时火车从广西赶来,称其在江阴徐霞客镇有老宅,每过完年都要来老宅住一阵子。由于是宅基地,无法通过不动产查询软件系统查询,故我们第一时间与江阴市防疫指挥部取得联系,委托其就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在确认上述情况后,我们安排专人负责唐大爷的转运工作,以确保其顺利返回所在社区,由社区做好其隔离工作。

5:35,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妻从宁夏赶来,称来给在无锡工作的儿子儿媳带孙子。儿子儿媳都已复工,没时间在家照看孙子。根据政策,老两口并不符合入锡条件,但考虑到两位老人年纪比较大,且从非七省重点疫区来,儿子又在无锡购了商品房,情况比较特殊。故我们马上与其儿子所住小区的社区进行协调沟通,希望社区能够接收并做好两位老人的居家隔离工作,最终社区同意接收,两位老人得以妥善安置。

    从零点到六点,电话没有停过,沟通没有断过。有人听了劝回去了,有人主动向社区报备自主进行隔离了,也有人情绪激动,但经解释沟通后最终还是配合了我们,感谢他们,愿意跟我们一起守护这个城市,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愿意牺牲小我的人都是战士,都是一线医护人员身后最坚实的力量。回来的路上,天气已经放晴,东方泛起了一道红霞,我知道太阳就快出来了。相信不久,这场战“疫”也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责任编辑:梁法
友情链接

江苏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

联系我们